康明斯發動機公司的中印戰略對比
發布時間:2017/06/05
相信大家對于康明斯發動機公司的中印戰略對比都不是十分了解,下面小編為大家詳細解讀一下!
在追求供貨時效性的年代,也許湖北襄樊并不是美國康明斯發動機公司理想的建廠地點。這里的交通并不便利,直至今日,從襄樊到航空運輸較為便利的武漢還需要在盤山高速公路上走5個半小時。康明斯襄樊工廠的管理人員杰瑞·甘特稱,5年的任期意味著他有太多的東西需要適應:文化、經營方式和飲食。現年57歲的甘特在康明斯有著15年的工作經歷,他也是襄樊市唯一的非裔美國人,"我在襄樊最高興的事就是兩年前看到麥當勞在這里建立分店"。
不過,康明斯公司1995年首次進入中國時,它在選址方面并沒有太多選擇。在襄樊建廠可以說是中國政府和康明斯在華合作伙伴之一——東風汽車制造廠的決定。不過,和其他較早進入中國的跨國公司一樣,康明斯也嘗到了在華建立合資企業的甜頭,他們已經知曉如何以中國的方式"出牌"。康明斯在印度也曾面臨這些問題。1962年,這家公司在印度設立了第一家柴油發動機公司,不過在之后的30年內,由于印度政府一直限制其定價和生產線,因此該公司的銷售量在一定時間內并不是非常可觀,這一情況一直到1991年印度政府推行經濟改革后才有所轉變。不過,盡管起步階段困難重重,現如今中國和印度都已經成為康明斯重要的銷售市場。在它每年84億美元的全球銷售額中,中國和印度共占據了19億美元,這一數字在2010年還有望達到50億美元。東風汽車制造廠是康明斯的第二大客戶,僅次于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其重要性正日益得到市場的證實。
從一開始就盈利的襄樊工廠每年生產12萬臺卡車發動機。在中國企業追求減員增效的帶動下,其產量從2001年起增加了4倍,但員工數量卻削減了10%,現在只有1900人。另一方面,康明斯在印度的合作伙伴——塔塔汽車公司是這家美國公司在全球的第三大客戶。設在印度浦那的康明斯工程設計中心也取得了很大成就。除了合作伙伴外,康明斯還同中國和印度的其他公司簽署了大量訂單。比如,它負責給北京和新德里的上千輛公交車提供使用液化天然氣的混合動力發動機。
康明斯首席執行官西奧多·索爾索表示:"康明斯在中印兩國的業務發展都很迅速。他們是康明斯最大的增長機會。" 索爾索的這番話并非只是溢美之辭——康明斯在北美的卡車發動機市場正日益萎縮,戴姆勒克萊斯勒、沃爾沃、耐維斯達都將訂單轉向了它們自己下屬的發動機企業。未來16個月內,康明斯還將在北美面對新挑戰:美國將實行新的排放標準,這將提高生產成本。因此花旗銀行的分析師大衛·拉索評價說:"在這種背景下,沈陽軍鑫盛都機械設備租賃為您提供優質的康明斯發電機!康明斯在中印的業務拓展就顯得尤為重要。"康明斯努力推動生產的本土化,培養強有力的合作關系,進而也取得了較強的市場競爭優勢。同時,它還重視對中印本土高管人員的培養。康明斯的10個中國高管人員中有7個都是內地人。
它還將100名亞裔高管人員和他們的家屬調到了在美國的公司總部,作為更高層次的后備管理人才。盡管康明斯在中國和印度都取得了成功,但成功的道路并不相同,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這兩大經濟體經濟結構和實力的不同。主要的不同之處體現在:合作關系康明斯1962年剛進入印度時設立的是生產重型發動機和發電機的合資企業,康明斯掌控50%的股份,印度基洛斯卡家族擁有25%的股份,其余部分在孟買股票交易所發行。上世紀90年代中期,基洛斯卡家族出售了一部分股份,康明斯趁機將其股份提高了51%,這家合資公司的名稱也隨之發生了變更,改作康明斯印度有限公司。